东京国立博物馆游记
日本风情不在银座、不在新宿,也不在秋叶原,而在上野,这个很多人觉得陌生的名字,是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所在地。
不过几站地铁,再穿过宁静的小巷道,似乎就从繁华喧嚣的国际大都市穿越到了中古时代的小城。
1872年(明治5年),汤岛圣堂大成殿的一场博览会开启了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历史。
如今,11万6千多件文物在这里安家。在这里,发现真正的日本。
说不上气派 却有气场
没有安检、没有排长队,东京国立博物馆就在眼前了。
一个小院子,主馆不过一栋两层小楼,说不上气派,但仍然有气场。
这里的综合文化展(即常设展),一般会有大约3000件文物与人们见面,都是日本自己的历史文物。
最值得看的当然是“国宝”和“重要文化财”(即重要文物)两个档次的展品了,其中前者只有88件,后者634件。
从历史走来 时代掠影
按照一般说法,日本在三万年以前已经开始有人类生活。
一万年前的绳文时代,日本岛民们开始制作粗陶土器。
一种容器(公元前3000-2000年)
东京国立博物馆一开始就向人们展示了这个时期的上古艺术品。
粗陶上各式以绳子压印的花纹,说不上精细,但在当时的眼光看却堪称华丽。
步入公元前五世纪的弥生时代,因为有了金属工具。人们得以在陶器上雕琢出更加细致的形象,甚至“以陶为纸”画出最原始的绘画作品。
公元6世纪武士的剑鞍
三至七世纪的古坟时代,平民们用到的土师器、须惠器的纹路比较简单,以符合日常实用需求为主。
而贵族们用到铜镜、武器、马具等则不仅有金属工艺和玻璃工艺的加成,艺术表现也达到了相当的程度。
再后来的浮世绘、服装、茶道展品里面,则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近代日本。
江户幕府时代特殊的“友禅染”技法开创并传递了素雅的日本风格。
中国的 还是中国的
日本真正的文明时代自接触中国始,就对中国文明亦步亦趋。
因此,在博物馆的文物介绍里,见到最多的字眼——甚至没有之一——就是“模仿中国”,甚至就直接标明“中国**”。
其状况,大概就跟我们现在谈到“意大利时尚”、“德国品质”一样的存在。
日本人直接把他们的作品命名为“中国景德镇陶瓷”、“中国龙泉窑陶罐”、“中国青铜器”、“中国刺绣”等等。
就服装而言,日本人原好素雅,然而当他们目睹中国输入的高级纺织品以后,就出现了各种颜色绢线交织的“唐物”,有的上面还会有光亮照人的金线。
中国风尚自上层社会的武将和僧侣开始流行,很快就在全日本风行一时。
如画的环境 如诗的心情
东京国立博物馆最让人醉心的还不一定是琳琅满目的文物,而是其宽松自由的观展环境。
这里没有喧嚣的人声鼎沸,没有管理人员催促你“看完就尽快往前走”。
舒适的座椅随处可见,走累了就坐坐,甚至眯眼小憩一阵也不成问题。
有人拿着笔记刷刷地记录着什么,甚至还有人端着画板挥舞画笔,将文物记录在自己的画纸上。
展馆之间的大型落地窗让人心旷神怡,随意地推开一道门,步出阳台,小桥流水绿树竹庐…
举起相机随手一张——又是一幅如诗的山水画。如是,心情也如诗了吧。